
近三十年來,在現今晉江市境內計發現南朝至隋唐的古墓葬有38座,即:池店鎮霞福村南朝墓3座、唐墓8座,浯潭村南朝墓1座、唐墓3座,新店村南朝墓1座、唐墓1座,赤塘村隋墓1座、唐墓5座,池店村唐墓1座;磁灶鎮洋尾村唐墓7座;內坑鎮割洲村、砌坑村唐墓2座;青陽鎮晉江實驗小學唐墓1座、嶺山村唐墓1座;清濛科技開發區唐墓3座。這些墓葬都是南朝至隋唐時期從中原南遷來晉江一帶聚居的漢族人及其后裔的墓葬。
喪葬習俗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社會活動和文化行為,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實質上是現實中活人意識中死亡觀念的一種直接表露。它是人類特定的精神世界和社會形態、社會關系最集中、最生動的表現,凝聚了古人的思想和信仰,折射出古代社會的演進、生產力和物質生活發展的水平。因此,可以說墓葬是各個時代社會生活的一種折射。從目前晉江地域內所出土的南朝、隋唐時期墓葬的分布、墓葬形制及隨葬品的組合特征來看,當時晉江地域內的漢族人民的生活及喪葬風尚基本仍遵從中原漢俗。這一時期的墓葬,可以說是入閩士族及其同宗親移民定居生活習俗的具體表現形式。這一時期晉江地域內漢族人的埋葬習俗在考古發現中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來源:晉江文史散論)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閩公網安備:35058202000114號
晉江政務
閩政通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