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街道文體服務中心(社會事務辦),局屬各單位、局機關各科室(隊):
2024年,我市文旅系統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傳承弘揚“晉江經驗”,持續錨定“打造全國體育城市、閩南文化保護核心區和全域旅游目的地”目標,高效整合、科學配置全市域文體旅資源,縱深推進全市文體旅融合發展,打造全省縣域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標桿,營造好戲連臺、主客共享、近悅遠來、整體大美的新氣象。
一、縱深推進文體旅融合,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
(一)構建旅游業共同體。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參照泉州市級做法,成立晉江市文旅高質量發展指揮部,統籌“四個一”工程,即開展1個《晉江市文體旅融合發展研究》課題調研,制定1個工業旅游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出臺1個《晉江濱海文旅發展帶提升與建設規劃》,兌現政策扶持資金1000萬元。打好“世遺牌”“山海牌”“工業牌”三張牌,加速“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升級。
(二)探索文旅融合新業態。拓展“文旅+工業”“文旅+體育”“文旅+演藝”“文旅+展會”“文旅+鄉村”等新業態,承辦2024泉州工業旅游節、“海絲泉州”晉江國潮文化節、晉江市文化體育旅游節、首屆海峽兩岸科學魔術秀等大活動,做到“月月有活動、季季有高潮”。挖掘歷史文化淵源、豐富華僑資源,在梧林等地常態化策劃開展具有東南亞娘惹風情的新體驗項目。充分展現我市國潮之城魅力,帶熱工業旅游,利用好利郎創意園、安踏982創動空間等資源,打響工業旅游品牌,力增2家泉州市級觀光工廠,聯合商務局推進海絲文化主題街區和特色商業(文化)街區的創建提升,指導青陽街道、經濟開發區以長興路、欣鑫路為主體,培育打造工業旅游“國潮街區”。
(三)打造文旅項目出精品。推動文旅經濟“長年紅”“全年紅”,實施12個文體旅融合項目,定期編寫文旅經濟周報,項目進度上報市主要領導。全面開放九十九溪流域田園風光、泉洲海洋公園,加快建設濱海旅游帶,主動對接國內外文旅頭部企業、鏈主企業,策劃高端文體旅融合項目,做好重點項目的跟蹤服務,積極招引大型演藝公司、休閑娛樂品牌公司、高端酒店品牌,爭取引進一批帶動性強的文旅新業態,拉動我市住宿、餐飲、娛樂等消費增長。
(四)開拓文旅宣傳新陣地。建立“走出去”“請進來”營銷機制,策劃赴重要客源地開展文旅推介,組團外出參加中國(大連)國際文化旅游產業交易博覽會、第十九屆海峽旅游博覽會暨第九屆中國(廈門)國際休閑旅游博覽會等展會。通過“大美晉江 文旅之聲”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等構建晉江文旅品牌宣傳矩陣,加強與大V達人合作,整體策劃營銷方案,精準推送晉江旅游熱點、打卡挑戰等話題短文。主動對接新華社、央視等主流媒體,提煉總結文體旅融合發展的經驗做法,講好晉江故事。
二、強化責任擔當,開啟黨建工作新篇章
(一)強化理論武裝。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抓牢抓實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領學、黨支部促學、個人自學,用好學習強國、共產黨員網等平臺,持續加強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成效,努力提高黨員的政治素養,做到理論知識學習入腦入心,理想信念持續堅定、政治三力持續加強,學思踐悟、融會貫通,并轉化為推動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行動、務實成效。
(二)加強組織建設。嚴格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持續抓好模范機關創建,嚴格落實黨組“第一議題”制度,提升中心組學習質效。提升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成效,抓好“三會一課”、政治生日、主題黨日和“兩學一做”、雙重組織生活、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落實。持續加強機關黨建工作,建強黨員干部隊伍,持續開展“一堂好課”、特色機關黨建項目等,提高黨建工作水平。
(三)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從嚴抓班子,帶隊伍,正風氣。發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持續糾治“四風”,加強監督執紀,開展廉潔警示教育,強化重要領域、關鍵環節和重要部位監管,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涵養良好政治生態。堅持以系統思維謀劃工作,發揚斗爭精神,自覺拉高標桿,推動文旅各項工作爭先創優。
(四)掌握意識形態主動權。定期開展意識形態工作會商研判,加強文旅陣地監管,加強活動舉辦、宣傳推介、導游講解等內容審核。加強網絡文化市場巡查,及時、妥善處理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切實維護意識形態和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確保文化安全。
三、聚力文藝創優,創新文化藝術新供給
(一)唱響文化名人IP聲音。挖掘晉江本土文化資源,打響張瑞圖、李煥之、李五、蔡其矯等文化名人IP,著力打造李煥之藝術館、李煥之音樂節?最美國樂(福建省民族器樂音樂會),舉辦5場以上以“李煥之”命名的主題音樂會,開展紅色教育及音樂藝術研學。打響蔡其矯詩歌節品牌,編輯出版《張瑞圖書法全集》。突出高甲、木偶、南音優勢,破解精品不足、宣傳不夠等難題,探索打造南音蘇統謀、高甲柯賢溪、木偶李伯芬非遺名人IP。
(二)提質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建設,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打造城市15分鐘文化圈、農村十里文化圈,指導一批“黨建+”鄰里中心建設,新增2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推進城市公共文化設施新地標建設。提升公共文化設施利用率、人均享用率,文化中心祖昌音樂廳、美術展廳、市圖書館、戲劇中心等市級公共文化場館營造“月月有活動、季季有特色,全年可持續”的濃厚氛圍。
(三)升級文化惠民演出工程。優化提升“大美晉江”文化惠民演出質量,打造文化惠民演出“117”工程,每季度至少引進國內外高水平文藝演出團隊演出1場,每年本土文藝演出團體演出不少于10場,每年高甲、木偶送戲進村(社區)、校園、景區不少于70場,不斷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策劃實施一批下沉“黨建+”鄰里中心服務項目。與鎮(街道)聯動,設立常態化“百姓大舞臺”演出場所,開展惠民演出不少于20場。
(四)探索精準化文藝供給。持續繁榮藝術創作生產,依托中國作家“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晉江新時代文學實踐點,壯大本土作家創作群,發揮《星光》文學效應,推動創作一批晉江題材、晉江氣派的精品力作,助推晉江文藝精品再攀高峰。緊扣海絲文化、閩南文化、晉江精神等主題,打造2部戲劇精品參加第九屆福建省藝術節暨二十九屆戲劇會演。持續打造戲劇節、南音演唱節、僑鄉謎會、校園燈謎賽、“悅”讀節、中小學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賽等成屆次品牌文化活動,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深化晉臺人文交流,辦好閩臺東石燈俗、海峽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活動、首屆海峽兩岸科學魔術秀、海峽兩岸七夕返親節等晉臺文化交流活動,推動兩岸文化領域融合發展。
四、著力文脈賡續,煥發文化遺產新光彩
(一)建設文物主題游徑。發揮“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世界文化遺產效應,進一步完善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安平橋、磁灶窯址(金交椅山窯址)等世遺點配套設施,支持磁灶窯址(金交椅山窯址)申報世界遺址文化公園。打造文化遺產旅游線路,推動文物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打造磁灶窯址(金交椅山窯址)、安平橋、草庵等世遺IP,推出全媒體文物傳播精品,推進“文物+”融合發展,開發有關文物文創產品,結合“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泉州世界遺產日等品牌活動開展研學、主題活動,進一步提升文物價值傳播力度。
(二)實施“晉江記憶”工程。加強非遺理論研究,夯實數據基礎,開展調查研究和出版工作,做好非遺保護規劃。實施國家級非遺項目記錄工程,進行傳承人記錄工作,評選新一批非遺傳人,提升5個非遺傳習所。推動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打造五店市非遺特色街區,開展非遺進景區常態化演出50場次、非遺傳承展示體驗活動100場次。
(三)推進文化遺產保護。編制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保護專項規劃,實施9個保護修繕項目,加快推進安平橋(晉江段)保護修繕工程、草庵旅游集散中心、磁灶窯址(金交椅山窯址)世界遺產文化公園項目等。構建文物數字化治理體系,推進博物館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和數字化保護等項目,完成文物點智能化建設項目,打造“智慧文保”平臺。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出版《晉江庵山遺址考古工作報告》《張瑞圖書法全集》等學術作品。
(四)構建文博服務體系。持續做好博物館、文保中心等陣地開放講解服務,圍繞傳統節日等持續推進博物館、世界遺產點(磁灶窯址、安平橋、草庵)等陣地開展活化利用主題活動。持續開展《晉博大講堂》社教活動,進行志愿者講解招募與培訓,啟動《博物館創客空間》手藝人招募、晉江市博物館青少年優秀作品策展等。舉辦海外華僑回流文物專題展覽。
五、緊盯文旅安全,優化文旅營商新環境
(一)筑牢文旅行業安全防線。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對安全生產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開展普法宣傳,提升社會公眾和經營業主的法治意識。加強文娛領域監管,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消防安全)治本攻堅三年行動(2024-2026)、消防安全本質水平提升專項行動、安全生產執法提升專項行動等,落實文旅市場各項整治工作,會同相關部門和鎮(街道)加強娛樂設施隱患排查整治,緊盯大型文化活動、文物建筑,加強人流監控,布置好防范應急措施。規范藝術水平考級市場,維護文化市場依法經營秩序。對星級酒店、民宿等加大監管力度,探索成立行業從業人員人才協會,輔助做好行業規范管理。建立文旅市場智慧監管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和數據互通,實現跨部門跨區域文化市場監管協作,提高文旅市場監管效率和水平。
(二)豐富旅游住宿產品體系。制定出臺《促進晉江市高端酒店發展的若干措施》《晉江市貫徹落實泉州市“文旅”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推動酒店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的實施意見》,組織實施《晉江市促進民宿高質量發展實施細則》,扶持培育一批特色民宿,培育民宿集群,力爭新增民宿15家。開展民宿從業人員技能提升專題培訓,牽頭組織民宿等級評定,推動非遺體驗進民宿,推進民宿精品化、集聚化發展。培育高端酒店集群,鼓勵高端酒店參加星級評定,舉辦酒店服務技能競賽等。引導商圈、商業街增加夜間服務,提升夜間消費。力爭2024年旅游總收入及旅游接待量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速。
(三)優化文旅政務服務水平。針對營業性演出等事項,根據企業需求提供預審服務,大力推行“一趟不用跑”“跨省通辦”“省內通辦”和“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務等便民服務。執行各級關于營業性演出相關獎勵政策,積極引進30場大型演藝活動在晉舉辦,對接引進國內影響力較強的音樂節,采用我市國企與項目團隊聯合投資模式,結合商業招商合作,以純商業模式運營執行。通過大型演出活動吸引客流,拉動我市住宿、餐飲、娛樂等消費增長。
六、抓牢強基固本,健全文旅隊伍新力量
(一)激發人才帶動杠桿。建立健全文化旅游人才培養、引進、獎勵、穩崗的工作機制,啟動招錄一批高甲、木偶新學員,完善人才梯隊建設。繼續開展文旅產業扶持政策兌現,對符合條件的人才給予獎勵。加大對梧林、五店市傳統文化街區導游、講解員人員隊伍的建設培訓力度,著力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文旅人才隊伍。提高高層次人才占人才總數的比例,進一步提高人才總量和人才隊伍整體素質,推動高素質高標準的文旅人才隊伍形成規模。
(二)激發文明建設撬動杠桿。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積極融入文明城市建設大局,對標創建省級文明單位等。加強精細化管理,健全常態長效機制,結合全市開展的“百千工程”下沉網格工作,發揮好全市市直單位掛百村、市管干部聯千網的機制作用,充分調動“大美晉江”文藝平臺、文藝志愿服務隊等力量,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落實文化惠民。深入開展“志愿服務關愛行”“我為社會做好事”“晉江文明 沒我不行”“文明旅游,共享美好空間”等系列公益活動,提升文旅系統在公益廣告、文藝下鄉、文藝結對幫扶、文化空間共享等方面的工作水平。
(三)激發機關效能革新杠桿。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相結合,進一步提高規范化水平,完善制度,強化下屬事業單位監管,加強財務規范管理,提高資金保障管理監督服務水平。做好信息報送工作,定期編印《文旅動態》,建設節約型機關、節水型機關,持續抓好意識形態、績效管理、平安綜治、雙擁共建、工青婦、保密、政務公開、辦會辦文等各項工作,以創新為驅動、以人才為支撐、以政策支撐為助力,加快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全面提升機關服務效能。
晉江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3月29日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